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徐生华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胸有波涛 笔下风雷——简评徐生华的海洋画

2013-12-30 15:42:02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周积寅
A-A+

  看过画家徐生华的海洋画作品,我有三点感受:首先,徐生华围绕传统山水画较少涉及的海洋题材进行了不断的挖掘和拓展;其次,在营造意境上追求雄浑、博大、豪迈的审美意趣;第三,在艺术语言上追求形神兼备、师法自然、博采众长、雅俗共赏。

  我以徐生华的《智者乐水》、《乘长风破万里浪》、《南海椰风》、《远看山在海天中》、《潮汐之歌》等诸如此类的作品为例来说明我的上述看法。

  此画包含了徐生华海洋画的典型场景:辽阔的海面上波涛滚滚,礁崖矗立,陡峭的礁石经久地迎受着海浪的汹涌冲击,远处帆船飘摇,劳动的渔夫,海鸥在浪尖谷底从容地飞翔。整个画面带给人一种戏剧性力量,颇有冲击力。尤其是激浪与碓石博击的场面更是谱写出大自然的宏伟篇章。同时画面还构成了一个鲜明的形式对比:卷曲的线条、大笔的渲染描绘出的激荡海水与礁石峻峭、方直的外形形成强烈的反差。深入到画面细节,对海浪的表现最能体现出徐生华的个人风格:惊涛拍岸,巨浪翻滚,泡沫飞溅,奇异多姿。在徐生华的另一些如《海曙云浮日遥遥水合天》、《沧海旭日》、《晨光四射》作品中展现出另外一幅幅画面;洒满阳光的海面上,清晨的祥云托起美丽的朝阳冉冉升起,万里霞光映于海面,顿时山海尽染,波光粼粼,天风海浪,几叶小舟乘风破浪在海上自由穿梭。以上种种,我们足以从画家徐生华作品中可以读出作者主观思想对客观物象真、善、美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从徐生华的作品中,处处可见海浪的力量及其磅礴的气势。这种阳刚大气的作品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北方汉子的铮铮铁骨和豪迈情怀,而且也看到了北方山水画雄浑壮美的气质。

  不仅如此,相信凡是看过徐生华海洋画的人,都能感受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出来的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中华民族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所以,真正了解徐生华的人观其海洋画后,不仅会惊叹其海洋画面气魄的宏大,更赞叹其寓意的深刻。可以说,徐生华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和对民族历史的象征意义传达构成了其绘画艺术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面。

  很多人关注徐生华的海洋画,是因为其题材的鲜明特色,但我认为,仅有新颖的题材是不够的。不可否认,当代中国画在题材上的探索呈现出异常活跃且多元的趋势,但其价值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在画家个人的审美发现或者刻意追求新异的图式等方面,还要注重对新的题材的表现,要顾及社会道德的要求,要肩负责任来引导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风尚。我认为,这是一个艺术家创作应该承担的使命与道义。可贵的是,在徐生华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所以他笔下的大海,令人振奋,令人激越,荡人襟怀,摄人心魄。即使表现风雨飘摇的场景,也全然看不见让人消沉颓废的情绪。这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包含画家对生活、对人的真实态度。他让观画者在艺术的陶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舒展自己的胸襟,涤荡自己的灵魂。同时,大海的特性又预示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正在开创一个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新时代。徐生华以海洋为画题来创作,正是对传统山水画内涵的拓展和深化,我想,这才是徐生华寻找海洋题材的真正价值所在。

  应该看到,海洋题材的中国画,很久以来较少被涉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表现技巧上的难度。在坚持中国画以“线”为主的造型原则下,表现变幻莫测的大海,要比表现江河更为困难。经过长期观察、反复琢磨,徐生华终于探索出一种把国画线描与西画明暗处理相结合的新笔法,他将国画的笔墨和西画的笔触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同时又保持了中国画的特色,使海浪的形象生动逼真,呼之欲出,这实属难得。所以我认为他的创作道路是一条开拓创造新领域、新空间,是形神兼备的道路。

  另外,从徐生华的海洋画中我看到当今中国画坛普遍存在的一个创作趋势,即“经纬结合”。“经”是指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纬”就是当今世界上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事实证明,“经”、“纬”恰当的结合确实能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征的风格来。

  总之,无论在主题、风格上还是在意境上,我认为徐生华的海洋画都值得我们关注。况且徐生华的创作还在不断发展、成熟中,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徐生华的海洋画定会成为中国画坛的一朵奇葩。

(原载《中国书画报》2009年10月4版)

周积寅 南京艺术学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徐生华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